創意思維是未來必用的生活技能


創意思維是未來必用的生活技能

1. 創意思維?


創意思維」是指打破舊有的模式,跳出框框來思考問題。絕大部分人的成功,
都建立在出色的創意上。只要凡事擺脫已有的概念,宏觀地觀察四周的事物,每
個人也能夠產生新的意念來。
可見要有創意並不困難,而且簡單來說, 其中的一種創意來自舊成分的新組合,
這句說話更是開啟創意大門的鑰匙。有說:「日光之下無新事」,我們日常看到的
「新意念」也只是舊瓶新酒的組合。正如大部分新曲都是由不超過十二個音符組
成、很多圖畫都是以三種原色的不同配搭構成一樣。
所以對於現狀,我們應抱勇於挑戰的態度,而不只是沈默的接受它。
為什麼要推行創意思維?怎樣應用於設計教學上?
在廿一世紀這高速資訊的年代,為了適應社會的變化,很多國家正著手研究如何
發展思維,啟發創意。一個國家能否維持富裕,在於它是否懂得結合各種創意;
同樣,一個人的智慧能否「富裕」,不在於吸收了多少知識,而是在於是否懂得運
用知識發揮創意。人的腦細胞所能發展的潛能有無限大,但很多人也未能夠好好
運用這天賦的寶藏,可說是暴殄天物。
「創意思維」這名詞近年逐漸在香港流行,特別在教育改革上,強調創意思維的
重要性,它並且是需要培養學生的九個共通能力之一。為了體現「終身學習」,我
們不能再保持舊有的學習模式,可以說現在需要的學習模式便是沒有模式(Pattern)
的學習環境。要幫助學生培養自學和發揮創作力,便要借助適當的工具來啟發創
意。
設計科目本來就是講求創意的科目,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創作力是依靠天份,是與
生俱來的,但其實創意亦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的。如果能配合一套系統性的方法,
將會更有效發展學生的創意思維。若能讓他們明白設計本來就是源自生活,而生
活是充滿矛盾和有著不同的可能性的,只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很多問題是
可以存在很多正確的答案。
什麼是「CQ」?我們如何提高「CQ」?
「CQ」(Creation Quotient)就是用作測量「創意思維潛能」的標準。要提高「CQ」,
第一步便是要多啟發我們的右腦潛能。因為人類的大腦是由左腦及右腦分別掌控
身體的各個機能。左腦是掌管語言、邏輯、分析力等思考行動;右腦則是掌管影
像力、模型及圖象認識力、直覺、創造能力等。
我們平日所接觸到的事物,例如數學運算、組織計劃等,大多是以左腦來思考的
活動;相反右腦的潛能經常未被充份給利用。但如果能將左腦、右腦平衡使用,
則會有出乎意料的發現,大腦的功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的活化起來。

2 創意秘訣:


1) 集體思維/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
「集體思維」是廣告業裏一個相當流行的創意思維方法,由阿歷斯‧奧斯本(Alex
Osborn)首先提出。這個方法顧名思義是以小組形式進行,各人隨意想像,不斷把
心中任何意念拋出,並記錄一切所想到的。然而,誰也不可以對其他成員所提出
的意念作負面的批評或反應,最後將所有意念聯繫起來、取捨及發展。
– 創意思維的障礙:
a. 以慣性的方法做事或思考 w 過早對事情作評定
b. 膽怯 w 認為每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
– 進行腦力盪法的條件:
a. 不作任何批評 w 儘量產生大量意念 w 將意念聯繫及發展
b. 隨意想像 w 記錄一切所想到的 w

2) 腦地圖(Mind Mapping)
「腦地圖」由通寶山(Tony Buzan)所發明,是集體思維的其中一種手段,以幫助組織及發揮意念。方法是將要解決的問題寫在紙張的中間,自由聯想,快捷而清楚
地把所想到的都以文字或圖象記錄,並以線聯繫,同一組的則歸納在同一線上,
將意念清晰地像樹枝般分散出來。

3) 橫向思維(Lateral Thinking)
「橫向思維」與「邏輯思維」相對,由愛德華‧德‧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
後者乃直向思維,一步一步的思考問題,將範圍不斷收窄,但假若在過程中有任
何錯誤則致無法補救;而前者乃橫向思維,先宏觀地思考問題,再將範圍收窄。
如此一來可補邏輯思維的不足。

4) 綜合思維(Synectic Thinking)
「綜合思維」是指利用多角度的思維思考問題,有助擴闊思維,啟發創意。其中
“SCAMPER” 是一份激發創意思維的清單。
S = 替代(Substitute) M = 修正、擴大 (Modify、Magnify)
R = 逆轉、重新整理、重覆 (Reverse、Rearrange、Repeat)
C = 結合(Combine) P = 用於其他方面 (Put into other use)
A = 溶合、加添 (Adapt、Add)
E = 消除/減少 (Eliminate / reduce)

5) 隨機組合(Force Fitting)
隨意抽取兩樣全不相關的物件、文字或圖片,將兩者合二為一組合成新面貌。這
方法是改變慣常思維模式,在非預期的主題和物料下,有助刺激新意念和解決問
題的方法。

6) 六頂思考的帽子( 6 Hats)
「六頂思考的帽子」是集體思維的其中一種手段,由愛德華‧德‧波諾(Edward de
Bono)發明。白、紅、黑、黃、綠、藍每頂帽子代表進行創作思考或解決問題時不
同的階段,亦可說是以不同的方法或角度思考問題。運用這方法可被免角色的矛
盾及衝突,在過程中抽離意見不一和身份階級有別的情況。當各人戴著同一顏色
的帽子時,彼此便以同一立場,朝著相同的目標進行思考。
白色代表:搜集所有資料(特定的、一般的)
紅色代表:感覺、預感
黑色代表:邏輯否定。法官、批判、警愓、戒心
黃色代表:邏輯肯定。正面、給人鼓勵、前景
綠色代表:創意、不作批評、不表達感受
藍色代表:方向、宏觀

7) 六何法(The Six Universal Questions)
「六何法」是產生意念的其中一個方法,這「六何」分別是:
何時(When) 何事(What)
何人(Who) 何地(Where)
為何(Why) 如何(How)
當思考一個主題時,向自己/別人發問任何有關「六何」的問題,正如孩童尋根究
底的精神一樣,便會發現新的意念,因為「求知就是創意的根源」,而且沒有問題
是愚蠢的,最愚蠢的問題是 — 你不問問題。

8) 假設性問題(What if?)
與「六何法」相類似,是指培養對周遭事物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經常向自己/別人
發問一些假性的問題:「如果⋯⋯會怎麼樣?」、「假如⋯⋯?」例如:「如果睡床
是運輸工具會怎麼樣?」、「假如人的腳可以隨時變成車輪?」等。

9) 問題日記(Questions Dairy)
懂得提出問題,才有助啟發創作力。所以我們平日可以運用「六何法」/「假設性
問題」的方法將所想到的問題,都以文字或圖畫記錄在自定的「問題日記」中,
幫助培養創意思維 .

#創意 #創新 #設計思維

www.ideamakerhk.com

source: edb.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