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家弗蘭克(Paiva Franco),在他關於網絡學習(e-learning)的文章中認為:「促進認知的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在保證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論是現實中還是網絡講堂(online auditorium)。」師生關係不同於一般的人際關係,教育體系內的學習範式,需要令學生能夠充分建構、運用自身知識和對知識的理解,並能在此基礎上與他人合作、分享,開放的網絡平台可以在信息交換、學生參與度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而學生自主學習和在虛擬空間內的合作、溝通等技能,也被認為是其職業發展的關鍵技能。不過,區域發展理論(zone development theory)也提醒我們,數碼環境(digital environment)下,學生的學習與合作仍有賴於與老師、同學的交流,因此,網絡技術能否提供保證此社交技能發展的適當環境,將是關鍵。或者說,若想真正實現流暢、有效果的網絡學習過程,現有技術仍需不斷升級。此外,對教育類社交媒體在大學中的使用研究還表明,要關注學生在虛擬學習環境下的精神狀況(psychological issues)、提升信息安全意識和表達觀點的積極性。 通過網絡平台和社交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參與者的信息交換、協作水平與創造力都將被提升至新的高度。傳統的教育機構以教學內容的講授為中心,而網絡學習則給了用戶原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空間。儘管通常傳統教育對在學生中使用網絡教育存疑,但現在教育者也不得不重新審視由新技術帶來的交流及其不同面向與結果。也正如麥克盧漢所言,我們創造了技術,又將被技術創造——互動媒介不僅是一個被動的、資訊傳遞的渠道,而應視作一种創造新的社會模式、新的感知現實的活躍力量。經此一「疫」,這種方式或許也可令教育者探索、吸收更多網絡教學方式,促進教育手段的發展,令認知與教育模式發生變化。 From:HK01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456174/zoom-%E5%B8%B6%E4%BE%86%E7%9A%84%E9%81%A0%E7%A8%8B%E8%99%9B%E6%93%AC%E4%B8%96%E7%95%8C-%E7%B6%B2%E7%B5%A1%E6%95%99%E5%AD%B8%E5%B0%87%E8%B5%B0%E5%90%91%E4%BD%95%E8%99%95-%E8%83%A1%E9%9B%85%E9%9B%AF